巾幗柔肩鑄芳華 區(qū)婦聯(lián)先進典型之一:心系養(yǎng)老護理一線的“巾幗天使”于素玲
她曾被評為“全國三八紅旗手”“中國好人”和遼寧省勞動模范、優(yōu)秀黨務工作者、“五一勞動獎章”獲得者。這位喜獲國家、省、市各項殊榮的“巾幗天使”就是雙臺子區(qū)社會福利院黨支部書記于素玲。
當好“服務員”,崗位上踐行黨的宗旨
于素玲常常這樣說:“老人們生活品質(zhì)提不上來,就是我們支部工作的最大失職。”她帶著黨支部一班人,潛心在提高服務水平上做起了文章。
嚴把“伙食關”,讓老人吃出健康、吃出長壽。伙食管理實行標準化、營養(yǎng)化、食療化、食譜化。食材定點采購,食譜每周一換,一日三餐不重樣。聘請專業(yè)人員進行營養(yǎng)配餐,葷素搭配適宜,讓老人們吃得放心可口。
嚴把“環(huán)境關”,讓老人生活環(huán)境好起來。她帶領支部成員親自動手,在院內(nèi)種菜、栽花、植樹,使福利院成了鮮花滿園、蔬菜滿地的小公園。在浴室安裝空調(diào)式暖風,購入太陽能熱水器,配備休息床、安全扶桿等,受到老人們的歡迎。
嚴把“服務關”,讓老人安享晚年。于素玲想養(yǎng)員之所想所需,組織全院護理人員參加民政部舉辦的《養(yǎng)老護理員等級培訓》,建立老人健康檔案,聘請醫(yī)院退休醫(yī)生擔任醫(yī)療護理室主任,確?!靶〔〔怀鲈海蟛〔坏⒄`”。以“養(yǎng)員滿意我滿意,養(yǎng)員開心我開心”為服務宗旨,開展“老人提高年”“老人幸福年”活動,建立圖書借閱區(qū)、設立談心室、開辦“廉政小廣播”、組織老人做健康操、每周三為老人放映電影,舉辦老年趣味運動會,組織老人春游、秋游,辦起老年大學,組織各種形式的聯(lián)歡會、老少同樂會、聯(lián)誼會,讓老人找到了“此處無家勝有家”的感覺。
當好“貼心人”,做老人的親生兒女
于素玲常常叮囑職工要“視孤寡老人如父母,視殘疾人員若兄妹……”,她是這樣說的,也是這樣做的。
逢年過節(jié),她自掏腰包給無兒、無女的老人買鞋襪衣物;大年除夕,她先與老人們一起“圍爐”吃團圓飯……她發(fā)起“愛心奉獻一小時”活動,每天利用1小時與老人談心、幫老人打掃衛(wèi)生,整理床鋪,排除他們的孤獨感。她組織開展“讓真情溫暖老人心”親情活動,在“母親節(jié)”“父親節(jié)”“重陽節(jié)”等節(jié)日,邀請老人家屬、愛心人士在院里吃團圓飯。
孤寡老人王慶發(fā),性格孤僻、脾氣暴躁,于素玲天天與老人談心。老人發(fā)火時,她耐心勸說;老人想吃魚,自己掏錢給老人燉了一大鍋魚。孝心感動了老人,也解開了老人的心結,老人變得和藹了。宋桂云老人下身癱瘓,于素玲就經(jīng)常去老人房間為她按摩,陪老人聊天,讓老人真正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。曲良花等三位老人患有糖尿病,她就每天在家里做好“特殊早餐”送來;老人們把屎尿拉到褲子里,她為老人擦凈身體……老人們感動地說:“就是親生兒女也未必能做到這樣?。 ?/p>
于素玲用她的言行影響著人、感動著人、教育著人。在各種紛至沓來的榮譽面前,她沒有停步;在各種困難面前,她沒有退步。她始終堅守著這樣一個信念:是黨員,就要做一生的好黨員。(寇麗雅 王帆)